Page 74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74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规范学习行为等,履行好一名高校大学生的职责义务,
树立远大理想抱负,自觉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三是要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政治素质
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3)以高雅艺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和主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树立文化自信。一是高雅艺术进校
园活动,通过开展系列的艺术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挖掘艺术能力和提
高文化素养,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所在,用高雅的艺术充实自己的人生。高校还
应该充分利用校园艺术团体和艺术人才,呈现生动多样的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
二是国学精神融入大学课堂,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离不开国学教育。高校应
该大力宣传国学,积极开展国学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学知识,也可以举
办国学知识竞赛、校园征文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大学生应该感受国
学博大精深的价值所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国学知识,提高大学生研究国学的
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是创新学术活动的形式,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是高校的生
命力所在,是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的学术氛围能够点燃学生的学
术热情,激发学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投入学术活动中,使科研能
力和创新力得以提升。比如举办多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学科前沿讲座,邀请国内
外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领略大家和学者们的学术魅力。因此,要营造浓厚的学
术氛围,创造活跃的科研活动,为大学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精神文化建设
①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一是要讲好思政课程,引导学生认清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用好
其中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修身笃行等丰富内涵,在文化思潮激荡中坚定马克
思主义信念不动摇。二是鼓励各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传
统文化融入课程之中,挖掘育人元素,发挥育人合力。三是将传统文化课程纳入
教育教学体系之中,结合学生所需、教师所长,开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②精耕细种传统文化土壤,形成本土特色。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遍性和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的特殊性结合,可以更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