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119
第四章 粮食安全风险
代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就是保障种质,保障好种质资源的安
全才能保证种植多样性的安全,进而保障粮食的安全。种业的发展水平不仅能够
决定粮食供给总量是否达到充足,同时也对农业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有
着很深的影响。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用多种方法引进种质资源,所谓的保护种
质资源就是对种质多样性加以保护。
2. 保障绿色农业开发,保障粮食安全
绿色食品的生产是农产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食品发展的推进
不仅是一场关于农产品内部结构与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性变革,也是行为和消费
方式上的一种绿色革命。共同构建出以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生产生活方式,
推动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配合、与生产生活生态相互协调,在开展建设绿色
农业的道路上我国可以对传统的措施加以借鉴。如,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通
过发展“水稻、鸭和鱼”“水稻和泥鳅”“水稻和田螺”等具有循环性的农业模
式,在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提供了新思路。也可对国外的“环保全
型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等进行借鉴和学习。
3. 坚守粮食安全底线,保障粮食安全
从十八大以来,国家一直把确保中国粮食安全视为治国理政的一号大事,对
中国粮食安全这一课题一直给予高度的关注,实现了从“谁来养活中国”到“中
国人的饭碗装中国粮食”的飞跃。保障粮食安全,是形成国家经济发展布局的基
本安全底线。
就国内来讲,国内人口数量的持续上升,造成人们对粮食总量需求的不断增
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对食物条件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因此更加注重粮
食的安全;我国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少,因此更应对耕地的质量加以提升;农资价
格的提高,使农民的利润收窄,对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产生了影响;近年我国天灾
的频发,对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产生了制约;粮食生产向主产区集中发展,使粮食
跨区域的流通量进一步增加,并且增大了运输的成本,有着大幅度波动的风险。
从国际来看,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产生了生产力短缺,生产资料不足,运输受限
等多种不稳定不确定性的问题;国际经济贸易复杂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
益冲突加剧;产业链和供应链受损导致一些国家或者地区出现了粮食供给混乱和
短缺;极端天气的出现对粮食作物的产量质量以及收成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一部分人口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和营养,食物系统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