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120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Grain Storage and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面临着压力,也导致了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乐观。

                三、粮食安全的新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从 12000 亿斤跨越到 13000 亿斤,并连续 7

            年稳定在 13000 亿斤以上,“吃不饱”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但要实现居民“吃
            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的目标,我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2022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

            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重点强调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并指出“要树
            立大食物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树立大食物观
            已经成为中央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正
            确树立大食物观并积极构建粮食安全新格局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农业

            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面临新形势
                1. 人口增长放缓和人均口粮消费下降,口粮完全自给压力不大
                从中长期看,《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 年)》预测我国人口总量

            在 2030 年将达到 14.5 亿人左右,与 2021 年相比增加约 3700 万人左右。稻谷和
            小麦主要用于口粮消费,2021 年稻谷和小麦产量合计为 3.5 亿吨,人均稻谷和小
            麦占有量约为 246 公斤。若按照人均稻谷和小麦产量 246 公斤计算,需要增加
            910 万吨稻谷和小麦(即比 2021 年增长 3%)就可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口粮需求。

            若从口粮消费看,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原粮消费趋于下降,2020 年城镇和
            农村居民人均原粮消费分别为 120 公斤和 168 公斤。若按照城镇化率 70% 加权
            平均,2030 年我国人均口粮消费为 134 公斤,口粮消费为 1.94 亿吨,仅占当前
            我国稻谷和小麦产量的 56%。因此,口粮数量的绝对安全是有保障的。

                2. 居民食物需求结构升级,对农副产品的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2013 年到 2019 年,我国居民对谷物(稻谷、小麦、玉米)的人均消费量
            呈现递减趋势,依据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显示,人均年谷物消费量从 138.9kg
            下降到 117.9kg,降幅达到 15.1%,而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对肉类的人均消费

            则从 25.6 公斤增长到 29.5kg(2018 年),增幅为 15.2%;禽类从 7.2kg 增长到
            10.8kg,增幅为 50%;水产品从 10.4kg 增长到 13.6kg,增幅为 30.7%;蛋类从 8.2kg
            增长到 10.7kg,增幅为 30.5%;奶类从 11.7kg 增长到 12.5kg,增幅为 6.8%。稻谷、



            ·108·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