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126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Grain Storage and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已经与国际市场紧密相关。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
的战略布局出发,国内重点稳住口粮和大部分饲用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和
规模,保证我国粮食的基本安全底线;在国际上着手重要农副产品产地培育和安
全供应链建设,用于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
5. 改革完善农业支持政策是重要保障
支持政策是引导农业生产的手段,要从大食物观视角重新审视当前的农业支
持政策,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一是持续加大农业支持力度,优化政策组合,整
合补贴资金,对各类粮食生产者实施普惠性补贴,避免政策带来的结构性矛盾。
二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尽快建立常态化的粮食市场调控储备和运行制度,
将临时“撇余量式”的收储机制回归“削峰填谷”的市场调控本源。三是加强大
食物领域的科技研发,包括动植物育种核心技术,智能农业与智能装备关键技术
等。四是支持政策要能够引导农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粮食安全管理
一、粮食安全责任制度
(一)我国粮食安全责任制度的发展
基于对保障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我国在各个时期都建立了具有不同含义
的粮食安全责任制度,从“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到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的切换,
我国在保障粮食自给自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旧存在个别地方领导干部疏
于对粮食的重视以及官僚作风严重的问题。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2021 年
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是这一粮食安全责任制度的
再部署。
1. 第一阶段:“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由于农业受气候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我国早期对于粮食政策通常是统购
统销、统购包销等计划经济政策。1982 年,中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粮
食征购、销售、调拨包干一定三年”的管理办法。此种政策初期具有稳定粮价和
保障市场供应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社会需求多样性增加,此政策后期已经严重阻
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1993 年下半年的沿海省份稻谷减产,导致全国性粮食市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