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131
第四章 粮食安全风险
粮食危机问题开始凸显。而我国对大豆等饲料类粮食的进口依赖度较高,存在一
定的粮食安全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3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看看
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这
些国家之所以强,是同粮食生产能力强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粮食安全是国家
经济社会安全的“压舱石”。
(一)构建现代化的粮食生产体系
现代化的粮食生产体系应当以守住耕地红线为基础,以粮食高质量生产为目
标,以现代化的生产模式为手段,以供给侧改革为动力,以口粮绝对安全为追求,
从而确保中国人的碗里装着中国粮。
1. 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稳产增产
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多地少,山多地少,因此,要确保粮食生产安全,首
先应当守住 18.65 亿亩耕地红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要守住 15.46 亿亩红线。国
家要强化耕地保护制度,一方面完善相关立法、强化监督,细化对违规占用耕地、
变更耕地用途的个人和组织的处罚措施,提升法理依据,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
面要对违规占用耕地及变更耕地用途等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坚决的惩处,提高惩
处力度,形成震慑力。除此之外,国家要完善相关的激励机制、引导农民通过家
庭农场、流转、租赁等方式盘活抛荒、闲置耕地。除此之外,要大力建设高标准
农田、完善重大水利项目设施、公共交通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切实提升耕地的
生产质量和效能。
2. 切实提高粮食生产质量,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
虽然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我国依然是粮食进口大国,且农产品出口量却相
对很少,属于明显的农产品贸易逆差国,究其原因就是我国高质量农产品相对缺
乏。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对优质、健康的农产品的追求日益强烈,
因此我国进口农产品中的主粮主要以优质大米等为主。要通过优质育种、强化规
范化耕作、科技化生产、优化精深加工技艺等方式来提高粮食生产质量,一方面
满足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推动我国粮食走出去。
3. 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
完善耕地三权分置制度,推动农业生产方式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智能
化。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等农业现代化生产设施建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