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135

第四章  粮食安全风险



             无法进行相关的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由于目前部分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在专业检测
             方面能力较低,直接影响了对流向市场的粮食质量进行严格、有效把关。
                 3. 粮食质检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粮食质量检测队伍是提高粮食质量检测工作水平的重要力量,其负责对流通
             粮、库存粮、储备粮以及收获粮等进行安全卫生质量的检查工作。但现阶段粮食
             质量检测队伍的综合水平相对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质检任务的实际需求,断档、
             老化现象显著,存在一人身兼多职或监督覆盖面不全以及超负荷工作的情况。由

             于人员分布不合理、编制少以及培训投入力度小等因素,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
             粮食质量检测队伍人员较为匮乏,导致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此外,由于粮食质量检测体系的编制限制,以及领导重视程度不足等因素,导致
             部分地区的粮食质量检测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缺乏新鲜血液,队伍活力欠佳。同

             时,从粮食质量检测队伍的学历与职称层次来看,较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短缺,这
             就导致粮食质量检测队伍的整体综合水平不高。
                 4. 监督能力及社会认知水平有待提升
                 为使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目标能落地,需对相关工作展开全程加强监督,为的

             是督促专职机构完成检测任务,能根据检测结果发现影响粮食安全的问题,在此
             前提下提出粮食质量提高的发展建议,还可以转变质检工作对策,推动粮食质检
             工作与时俱进。当前粮食质量检测监督工作存在计划性有余、灵活性不足的问题,
             出现监督流于形式且监督结果无法高效利用的现象,监督工作与质检工作优化升

             级脱轨,影响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体系发展成效。所以,除专职机构负责对粮食质
             量加以检测外,还需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督促质检工作方法、理论等方面升级迭
             代,然而人们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未能在粮食质量质检的过
             程中行使监督权力,这不利于建成完善的粮食安全综合管控体系。

                 (三)优化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路径
                 1. 构建规范的粮食质量检测管理体系
                 相关部门在构建粮食质量检测管理体系时,可以采取分段监管的方式,完
             善各阶段粮食质量标准,并以贯彻责任制的方式作为辅助,以此实现对粮食质量

             检测工作的科学有效管理。可以依据粮食进入市场流通的环节对监管流程进行分
             割,将每个部门、每个具体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细化,确保各粮食质量检测部门
             能够对自身的职责切实履行。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能够在粮食质量检测后期出



                                                                                 ·123·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