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140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Grain Storage and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计制造能够适应农艺特征的收割机,突破交叉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能够表征
            精准构建作物与机械互作模型的新算法、新传感器,智慧监测粮食收割的实时动
            态,针对粮食收割浪费严重地区进行重点关注,强化其粮食收割的自动化、智能化、

            高效化,减少粮食生产环节的浪费。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
            快速检测技术等数字技术建立粮食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读取、研
            判、处置粮食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环境、质量等数据信息,深化粮食原料产品的
            加工跟踪,构造粮食加工过程的全景监控模式,建立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全周期数

            字化管理体系,推动粮食再生产的节约化,达成粮食安全的可追溯性。
                (二)粮食储存的数字化管理
                粮食产业中,粮食仓储为关键性构成部分,粮食仓储技术直接影响储藏过程
            中粮食的数量以及质量。我国的粮食储存主要分为农户、企业、地方、国家储存。

            由于储存管理不当和技术落后导致粮食产生大量损耗。
                1. 建立农户粮食储存数据平台
                我国有60%~70%的粮食储存于农户,由于农户储存设施简陋、烘干能力不足、
            缺少技术指导等原因导致粮食出现受潮变质、生虫、鼠咬等现象,造成巨大的损

            失。通过利用数字平台如抖音、微信、微博等向农户推送粮食科学存储知识,引
            导农户科学储藏粮食,加大粮食储存设备投入,积极开发绿色技术、熏蒸储藏技
            术、粮食干燥技术等将其覆盖到县、乡、村的粮食储存系统,深化农户粮食储存
            的科学性,减少农户粮食储存的损耗。通过建立全国通行的农户粮食储存数据库,

            积极统计农户粮食储存状态,并以数据信息形式加以记录,加强各地粮食储存数
            据库的互联性,促使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读取、
            研判和预测各地农户粮食存储状态,开发适合各地农户粮食储存的技术,减少农
            户储存粮食的损耗率。各地粮食部门需要运用数字技术定向检查和记录农户的粮

            食储存情况,智能分析不同区域的各类粮食储存情况,建设适合各地农户需要的
            储粮仓,并定向监督确保“专仓专用”,深化农户合理储粮专项策略,进一步提
            高贫困村(户)帮扶和帮助程度,增进农户粮食储存的有效性,减少粮食储存的
            浪费。

                2. 建设企业“数字粮库”
                我国部分中小型粮食收购企业的储粮设施仍很简陋,粮食仓库散热、除湿、
            密封性能欠缺以及杀虫效果有限,造成严重的粮食损失,需要运用互联网、大数



            ·128·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