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142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Grain Storage and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深化数字技术在粮食储存链的践行效率,形成更加集约高效、协同共享、实用先
进的粮食储备数字化管理体系,降低粮食的管理损失,维护国家的粮食安全。
(三)粮食运输的数字化管理
目前我国的粮食运输方式落后,粮食的调、运、接、卸效率低,这一过程中
粮食的定损率为 5% 左右,如果核算成为数字,即大约为 75 亿千克。目前,东
北三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输出基地,而东南沿海各省则是全
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和流入地。“北粮南运”是我国粮食物流的主要发展趋势,
粮食运输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如运输不当将造成巨大的浪费。
1. 政府构筑数字化运输系统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利用数字技术改变粮食运输的管理,推动建构粮食运
输的数字化管理,提升粮食运输的自动化、智能化、组织化水平,优化财政支持
力度,借助数字技术改进粮食运输的交通工具,推广运用集装箱装运粮食,避免
因简陋的麻袋在运输过程中破裂而出现的丢失、抛洒等问题,构筑数字化运输系
统,完善物流网络体系,打造粮食运输的数字公路,实现粮食运输的精细化管理,
全程实时监控粮食运输过程动态,应用 GIS 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建模等技术对储
备粮运输状况信息进行直观、可视化展示,全景显示我国“北粮南运”主要通道
的物流状况,推动实现粮食运输的动态调整,整合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部门
的基础运输信息,构造公共性的粮食物流综合转运枢纽,建立粮食物流公共信息
平台,发布粮食流通相关指导信息,智慧分析粮食浪费的问题,提高粮食的流通
速度,避免粮食的大量浪费,推动粮食的安全建设。
2. 企业建立粮食运输数字信息体系
粮食运输企业作为我国粮食运输的主力军,需要加大对数字技术的引进,鼓
励大型粮食运输企业实行数字化改造,建立粮食运输数字信息体系,普遍强化粮
食运输车的车载检测系统,建设粮食运输区域、运输节点、运输园区的公共信息
平台,智能监测粮食运输的流量、流速、流向等动态,智慧预判粮食运输状况,
科学调控粮食运输的中转、拆分、装卸环节作业模式,积极建立“蓄水池”实现
仓库前移,减少商品粮食不必要的中转,大力建构配送示范企业,提升企业管理
人员对粮食运输数据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粮食运输环节,规范粮食运输秩
序,减少粮食运输损耗,推动粮食的安全建设。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