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152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Grain Storage and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2. 运输环节的破损现象
                在粮食运输过程中存在破损漏散、沾水腐坏等损耗。粮食生产完成后,不论
            是用于加工或者销售,都需要经过装卸搬运和运输过程,目前的装卸大多是人工

            装卸,在装卸时存在丢、抛粮食的可能,即装卸质量难以保障,容易造成破损漏
            散的现象。另外,国内运输粮食的车辆没有统一且标准较低,在运输过程中遇到
            极端天气,例如在暴雨天气,其只是使用防水布简单覆盖运输车辆,这容易导致
            粮食沾水,从而导致腐坏。

                3. 储存环节的损坏现象
                我国大部分的粮食在收获后短期内储存在农民手中,而这段时间粮食含水量
            较高,对初加工和储存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而农民使用传统的干燥和储粮工具时
            容易出现虫蛀、鼠害和变质问题,缺少科学的储粮工具和方法。并且,农户自用

            的仓储房主要是普通的居住用房,通风性、干湿度和温控条件较差,无法为粮食
            的安全储存提供优良条件。
                4. 加工环节的损耗现象
                粮食加工是指对粮食进行加工处理,使粮食从初级农产品成为食品,从而达

            到食品市场准入要求的过程。粮食加工过程中,部分加工企业由于加工设备精度
            并不高,加工的标准也影响粮食损耗。加工标准越高,处理环节越多,抛光次数
            越多,相对高标准而言产生的次品会越多,从而导致过度加工造成损耗。
                5. 餐饮环节的浪费现象

                随着日常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面对多样化的食品供给,居民对于粮食的重
            视程度越来越低,使得节约粮食观念越发淡薄,家庭饮食、餐饮行业中出现较多
            的粮食浪费行为。虽然目前我国在部分法规中对反对粮食浪费作出了基础性规定,
            并出台、试行部分反对浪费的规范制度,但约束范围窄、约束力低,没有严格的

            责任落实机制,并不能实质性地缓解餐饮环节中粮食浪费问题。
                (三)粮食损耗的内在原因
                1. 农户收储装备落后
                种粮散户普遍存在装备落后及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落后的粮食收割装备、

            储存装备导致粮食意外损坏的可能性较大。新型收割工具普及率低,粮食田间收
            割过程漏粮问题难以避免。在通过简单晾晒后,用简易粮袋或大缸储存,放入储
            藏室,这些传统的收储粮方式容易导致粮食遗漏、受潮、变质和鼠虫害等问题,



            ·140·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