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156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Grain Storage and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二)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主要内容及其生成逻辑
1.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
在 2013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首
次跃升为六大任务之首;随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
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粮食安全首次被提至“国家战
略”的高度。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确保
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以我为主、立足国内,中
国人的饭碗里面必须装中国粮。这是粮食生产的基本原则之一,必须毫不动摇坚
持到底。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要做到确保产能,
必须严守耕地红线。18 亿亩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大前提,是确保粮食供给的生命
线。2019 年底,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2 亩,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40%。与此
同时耕地资源分布不均衡,总体质量不高,超过一半的耕地“靠天吃饭”。违法
违规占用耕地问题也时有发生。要全面加强耕地质量、数量、生态的协同推进、
保护与建设。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在当今疫情持续冲击和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形下,中国耕地形势依旧严峻,紧平衡仍然是粮食安全的长
期态势。
立足国内,不等于闭门造车,也并非所有粮食和农作物完全自给。虽然我们
已经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但现有的耕地条件导致的粮食结构性短
缺问题却始终存在。适度进口,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合理
解决国内粮食结构性短缺矛盾。同时积极鼓励国内粮食企业“走出去”,与国际
市场接轨,培育具有国际定价权的国际大粮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粮食市场
的话语权。因此,必须把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布局,
以防止冲击国内农业生产。同时保护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耕地和农民给
予政策倾斜和优惠措施。大力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生产
现代化、科技化有助于粮食产能的提高。在统筹考虑耕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空
间等多个属性的同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进而统筹解决“怎
么种地”的问题。在育种、灌溉、施肥等关键环节提炼核心技术,并大力推广与
应用,提升农业装备化和科技化。让科技进步成为保障粮食生产的常态。
2.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
当前,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本质上就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的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