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3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153

第四章  粮食安全风险



             同时农户缺少科学的储粮方法和标准化的储藏室。
                 2. 运输销售缺乏规范
                 粮食流通环节多,装卸搬运次数多,但目前对运输装备缺少统一的标准和

             质量要求。另外,装卸搬运缺少科学规范,运输装备技术条件缺乏规范,导致
             运输过程中气温、干湿度等条件造成损耗的概率无法有效规避。在市场销售中存
             在较多散装销售的现象,散装销售对粮食的保护措施单一、落后,容易造成意
             外损耗。

                 3. 加工缺少统一标准
                 不同加工厂家的加工标准不统一,难以有效遏制过度加工现象。部分厂家为
             追逐高质量精加工粮食产品,对粮食造成较大的浪费。另外,不同地区粮食加工
             设备条件不同,精度较低的加工设备也会加大粮食损耗。加工中包装材料和质量

             也缺少规范,包装的工整性和材料质量都会影响粮食损耗率。
                 4. 居民节约意识淡薄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居民对于节约粮食的意识逐渐
             淡化。传统倡导粮食节约的方式比较单一,而且餐饮行业缺少食物消费的量化标

             准和主动参与节约粮食的行动激励机制,同时还缺少严格有效的法律法规约束,
             这些问题都导致粮食浪费不断加剧。
                 (四)降低粮食减损的具体措施
                 1. 更新粮食收储装备

                 为农民提供新型的收割工具,减少收粮遗漏,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提高收
             粮机械化装备使用率。可以加大推广收粮农机设备,进一步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力
             度,提高农业经营主体购买农机装备的意愿,健全农业机械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提高农机使用范围。向农民推广新型储粮工具,优化农民自种粮食的保护设施,

             减少农民储粮霉变、鼠吃概率,提高储粮质量。可以集中精力打造一批现代化、
             高效率和低损耗的种粮新型经营示范主体,从而引领、带动周边地区种粮主体更
             新收储装备,降低粮食损耗。
                 2. 提高物流运输质量

                 目前我国粮食物流网络已经基本覆盖全国,但不同地区的运输设备、运输条
             件、运输方式和运输质量差异化明显。要加快对运输服务体系的优化设计,建立
             运输设备、运输质量的标准,实行标准化发展,优化运输服务,提升运输质量,



                                                                                 ·141·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