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157
第四章 粮食安全风险
继承和发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很多经典论述中都对其农业思想主张进行了详
细阐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吃饱饭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只有吃饱饭,人才算
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可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恩格斯曾指出:“人
们必须首先吃、穿、住、喝,之后才可以从事科学、政治、宗教、艺术等工作。”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农业的极端重要性,保证农业发展,稳定粮食生产的思想主
张始终贯穿在其经典论述之中并伴随着唯物史观的发展。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立足
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基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和方法论的同时继承了马克思的
农业思想。
3.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现实逻辑
当前国际局势正面临疫情和地域冲突的双重压力,大国博弈日趋复杂,全球
经济持续低迷,同时多个国家都制定了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国际粮价飙升。这
给当下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开篇就
提粮食安全问题,便是基于此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
深刻洞察到中国粮食安全的复杂局势,提出中国粮必须依靠中国人自给自足,并
在 2022 年两会期间提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
食为天”“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
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巨大,仅靠现有的耕地
养活 14 亿人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树立危机意识,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
这根弦,进一步倡导节约、爱惜粮食,引导人民增强对粮食安全的忧患意识。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实现路径
1. 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乡村发
展取得历史性突破。但农业农村发展依旧面临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如食品安全问
题、科技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劳动率较低等。我国在生产、耕种等关键领域和
发达国家依旧存在差距。如何最大化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升农业劳动率,研发自
主核心技术成为制约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曾强
调:“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
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随后他在吉林考察时强调:“农业现代化,关
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
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他始终把农业科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