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20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Grain Storage and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三熟,偏北地区一年一熟。但即使是一年两熟的地区,也不一定能满足市场多方
            面需求。因此,必须在下一季作物成熟之前有足够的粮食供应,满足多方需求,
            实现粮食供给平稳。

                2. 粮食储备与扩大再生产
                粮食生产最终满足的是粮食消费,只有将生产出的粮食用于市场流通,才能
            被消费者消费。粮食储备的作用之一是将粮食生产领域过渡到粮食流通领域,解
            决粮食积压问题,解决农民无法转移的粮食,推动粮食的再生产,调动农民生产

            积极性,保护农民和产区的利益。因此,我国设有专项粮食储备制度,重点收购
            粮食产出省的粮食。
                3. 稳定粮食市场价格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粮食市场也如此。粮食储备吞吐的作用,对调

            节粮食市场的供求具有重要作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储备“吞”
            量,减少粮食市场的供给量,会引起粮价上涨,反之亦然。根据比格曼模型,储
            备粮供给市场总量 1%,可使粮价下降 4%;将市场总量的 1% 用于储备粮,可使
            价格上升 2%。20 世纪 90 年代初,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国内粮价上涨,国家紧

            急调用 1500 万 t 粮食储备,低于市场价格供应全国市场,极大稳定了粮食市场
            价格,维护消费者利益。
                (四)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现状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粮食流通领域的变化,2000 年国家组建垂直管理的

            中储粮总公司,粮食储备制度以政府为主导,中央储备粮以中储粮、财政部、国
            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的政府储备制度。
            在地方粮食储备中,形成以省级粮食储备为主导的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社
            会粮食储备体系中,主要以企业、农户等其他所有者形式进行储备管理。中央储

            备负责全国范围内的粮食危机的解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地方储备负责区域性
            粮食问题。从粮食储备目的划分,我国目前有战略粮食储备,又称“506 粮”,
            是国家专门用来应对战争和重大国际冲突;周转性粮食储备,主要通过市场手段
            调节区域间、季节间、年际间的粮食生产差异,确保从生产到消费全环节粮食储

            备持续不断;专项粮食储备,是除战略性粮食储备和周转性粮食储备之外的粮食
            储备,以政府储备为主,是专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专门储备粮。
                2018 年 3 月,国务院通过的机构改革方案中,决定组建国家粮食和物资



            ·8·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