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7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207
第五章 食品加工技术
率为 14.71%,水产品 7.14%,其余食品未检出。孙景昱等于 2011—2018 年对吉
林省 16 类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总检出率为 0.56%,不同食品类别中生肉及生肉
制品检出率最高,为 2.29%。李会等 2015—2018 年对洛阳市 508 份食品进行检
测,检出率为 7.68%;生畜肉、生禽肉、动物性淡水产品和动物性海水产品中有
检出,其中生禽肉检出率最高为 55.81%,其次为生畜肉 14.29%、动物性海水产
品 10.29%、动物性淡水产品 8.93%,其他类别样品均未检出。邱颖等 2015~2017
年对廊坊 6 类食品进行检测,生畜肉检出率最高为 30.00%;其次是生禽肉、地
方性食品(驴肉火烧)、猪肉馅。
2.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是一种典型的革兰氏阳
性细菌,它是唯一的凝固酶阳性、能使血浆凝固的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
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排列为成串葡萄状,无芽孢、鞭毛,大多数没有荚膜,
分布在人体皮肤、呼吸道等各个微环境,是常见的食物污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产生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肠毒素是一种单链小分
子蛋白,分子量约 26~29kDa,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具有热稳定性,对人体肠道
产生破坏,导致呕吐腹泻等症状。
Archer N K 等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生物被膜,
菌体被包裹在糖蛋白物质或者黏液层中。生物被膜一旦成熟,就具有非常强大的
抗逆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有效保护生物被膜结构中的菌体免受外界刺激。金黄
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能够致病且造成严重污染,对食品加工领域具有潜在危害。
Resch A 等研究指出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易在食品表面和食品的
接触面如加工设备、工器具表面、设备管道内表面等形成生物被膜结构。生物
被膜在加工环境中一旦生成就难以清除和杀灭,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张从研究
发现近几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食物中毒报道层出不穷,由金黄色葡萄球
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食源性微生物食物中毒事件的 25% 左右。王晓旭等对上海
市乳品加工生产的生乳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84 份生乳样品的计数检出率为
14.29%。魏雯等采集了 2014~2018 年宝鸡市限售散装即食食品 538 份,金黄色葡
萄球菌检出率为 7.43%,不同种类即食食品均有检出。
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简称单增李斯特菌,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