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9 - 粮食贮藏与食品加工技术研究
P. 209
第五章 食品加工技术
卫生规范》中的 4.1 条已有较充分的要求。厂房的合理布局核心在于避免和降低
产品交叉污染的风险,因此需要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设定不同作业区和洁净度,
并且不同洁净度的区域进行有效的分隔。车间内的检验室、卫生间等有严重污染
风险的区域,需要和加工区域进行严格的分隔。
车间的人员出入口应设置更衣间,按照工人生产场所的洁净度要求进行更衣
间的内部布置。不同洁净度的生产人员卫生与生活用房需要严格分开设置,避免
交叉。一般作业区、半洁净区应各自独立设置换靴间、一次更衣间、淋浴间、卫
生间和手靴消毒间;洁净区应设置换鞋间、一次更衣间、卫生间、淋浴间、二次
更衣间、换鞋间、手靴消毒间及风淋间等设施。需要注意的是牛羊、禽类的屠宰
分割车间的设计规范里指出,淋浴间、厕所宜设置在一次更衣与二次更衣之间,
因为工人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面对血污及粪便胃容物等污染物,需要在生产结束
之后进行严格的个人清洁。肉类深加工车间、中央厨房及中西式烘焙面点加工车
间等工作环境较好的加工车间更倾向于将卫生间设置在更衣间外,最大限度地避
免卫生间对生产车间的影响。
室内装修设计中,涉及抑制加工间内微生物繁殖也有各类专用做法。首先车
间地面应采用无毒、不渗水、防滑、易清洗、耐腐蚀的材料,其表面应平整无裂
缝、无局部积水,因为车间大部分为多水作业环境,如果地面有裂缝或者起砂会
导致清洗不彻底,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其次地面、顶棚、墙、柱等处的阴阳
角宜采用弧形,容易清洗,减少卫生死角。
2. 空气调节
温度是抑制致病菌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温度越低,抑制效果越好。对于容
易受到微生物污染的产品,首先要降低产品本身的温度,其次要降低加工环境的
温度。大部分易腐食品都需要对加工环境温度进行控制,即食产品和生鲜产品的
控制更严格。GB126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对于
畜禽屠宰和肉类加工车间内各个区域的温度均有要求,一般需要控制在 12℃以
内。对于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加工间的温度控制在 7℃以下,甚至 4℃以下。
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即食的产品以及某些生鲜半成品加工车间,前处理之
后到外包装之前的区域一般为整个车间洁净度要求最高的区域。内包装之后有杀
菌工序的产品一般只需要保证房间新风的粗中效过滤即可;而没有杀菌工序的即
食产品生产的区域,一般需要按 10 万级洁净厂房进行设计,即空气洁净度等级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