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138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二)营造“互联网 +”计算机教学环境
在“互联网 +”时代,中职教育信息化教育面临不断优化、不断创新的问题,
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此,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 +”技术的优越性,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教学,利用“互
联网 +”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把“互联网 +”教育思想运用到计算
机教学中,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将计算机教学
中的难点,及时上传到相应的平台上,或者在网络上提供合适的课外资源,让学
生从不同角度,掌握最新的计算机信息。在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以教科书为依
托,将“互联网 +”作为辅助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计算机课堂局限,减轻学生学
习压力,使学生逐步发现计算机课程知识的学习乐趣,促进计算机教学工作达到
合理化教学改革和创新效果。
(三)借助“互联网 +”开展翻转课堂
课堂本就是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主要场所,学生作为课堂参与主体,其重要
性毋庸置疑,教师要在计算机教学课堂上尽可能突显学生主体地位,坚持“以生
为本”来利用“互联网 +”技术优化及创新计算机教学,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学
效果。在“互联网 +”背景下,翻转课堂可谓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理念,其提
倡先学后教,是学生主体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关键,中职计算机老师可以借此来
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这不仅能够优化教学,还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翻转课堂实践期间:一方面,要合理设置学习任务。翻转课堂实践期间,
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提前为学生合理设置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将具体的项目
分解成为若干个小任务,而且任务与任务之间也需要维持相对的独立性及完整性,
同时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及清晰的程序,立足于学生发展实际来设置任务,这样
学生就能在任务趋势下主动学习,为之后课堂教学活动实施打好基础。在这一过
程中,如果学生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即可将任务交由学生独立完成;
反之,若学生尚未熟练掌握,则能让其在网络平台支持下自主查找与分析,从而
有效突破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课堂上教师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及交流的方
式来优化教学,让学生将课前所学及任务展开探讨,这样就能进一步深化学生理
解,有效落实先学后教,发挥出翻转课堂模式实施作用。例如,教师在“Excel”
课程知识点讲解的时候,即可在课前联系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微课视频,借此来
为学生推送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任务及预习环节对这一课时内容形成有效认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