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140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己想要的东西来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就能在网站搜索过程中对课程内容形成有效
认知,从而真正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效果,发挥出“互联网 +”教育价值,同时
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及发展提供有效指导。
(六)分层教学提升计算机教学针对性
“互联网 +”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要想创新,还需要教师在课程
实践期间准确认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课堂实践期间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来进
一步提升教学针对性,从而促进全体学生成长及进步,同时确保教学方案能够与
学生最近发展区契合,有效优化中职计算机教学。分析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
现状即可发现,中职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差异,
促使学生计算机水平及知识理解也有所差异,教师若依然还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
来教学,不仅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还会加重学生之间的差距。为了改善这一
现象,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入及应用就十分必要,教师可以在利用“互联网 +”
技术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同时,真正了解每一位学生实际情况 . 然后结合学生
来合理分层,这样就能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及建议,从而有效提升
教学效果,促进因材施教理念的践行。
(七)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 +”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在创新的时候,还可以以就
业为导向来优化计算机教学,这能进一步提升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促进
教学改革及创新工作的有效开展,而学生则能在今后就业及发展中获得一定的竞
争优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行业对于学生专业人才的诉求来进
行综合分析,然后基于此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创新及调整计算机教学模式,这样
才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性,为后续教学工作实施提供良好保障。例如,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实施,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中低段技能型人才,如计算
机硬件组装、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系统编程等,所以在利用“互联网 +”技
术优化及创新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基于行业诉求来优化教学,这能进一步提升教
学效果。
(八)组织实践性训练、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计算机实操能力培育是关键,教师需要改变
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实践期间多为学生提供实践参与的机会,让学生
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实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基于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