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141
第五章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
网络平台来为学生展示出具体的操作视频,借此来帮助学生对计算机实操形成一
定了解,之后再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操作锻炼中,这样学生整个计算机能力自
然能够提升。此外,“互联网 +”背景下的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除了
要组织实践性训练之外,还需要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之前单一的教学评价方
式,通过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的结合来促进学生学习及发展,
从而有效提升计算机教学效果。
(九)应用“互联网 +”巩固专业知识基础
应用“互联网 +”技术教学,对学生本身自主性的要求较高。在中职计算机
课程教学工作实际推进过程中,通过网络资源可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在计算机应
用技术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学习专业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机会,加强职业技
能教育,还应适时地掌握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以培养学生职业敏感度、拓宽
专业视野及增加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同时,还应注重课后线上交流。
通过网络互动,学生可以在线上交流过程中分享学习成果,或者向教师或者其他
同伴提问,通过网络互动延伸课堂互动,这对于活跃学生思维及加深专业研究都
有较大的帮助。
另外,使用学校专业信息交换通道,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有一些学生不乐于
在群内讨论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邮件、私信等途径与教师沟通,通过教师提问来
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最后,学生通过课后线上学习完成自学考试。在课堂上,一
些学生未透彻掌握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课下则可以通过网上教学平台,下载
相关学习内容,自主调节学习速度,来消化和巩固重点知识,从而提高计算机应
用技术学习效果。可见,在“互联网 +”背景下,运用先进技术教学对提高课堂
教学质量及学生课后自主巩固学习效果均具有极大作用。
四、“互联网 +”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创新需注意的事项
(一)规避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
“互联网 +”背景下,丰富的网络资源虽然能够充实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
为教育教学创新提供新方向,可是教师在应用的时候也应当考虑到网络的双面性,
在应用“互联网 +”技术优化教学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
通过创设情境、任务项目教学等多种方式应用来帮助学生感受到课程本身的乐趣,
这样才能避免互联网教学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从而有效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效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