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150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6.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加强对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可以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
培养效果进行有效检验。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实际构建中,通常涉及以下考核方式:
综合性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等日常学习表现;评价学生的
实践操作技能;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重点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长,同时
还要动态化、实时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进行整体评价期间,教师要重视对
“1+X”证书标准的运用,对学生所参与的实践项目进行综合化考核和评价,在
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确保所设置好的考核权重具有一定的
针对性和差异性,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全面化考核。在进行整体
评价期间,不断思考,不断优化、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综合提升计算机应用专
业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在现代中职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下,为进一步地提升中职学
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中职学校在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期间,除了要做好以上六个方面外,
还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平台,在充分结合学生
就业市场的基础上,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
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一批高能力、高素
质、高水平的现代化技能人才,为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建设提供坚实人才
基础。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
中职学校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职业学校,是中国现代教育
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使用计算机办
公,计算机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有效节省人工成本。中职学校顺应
时代潮流,设立计算机专业,符合中国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计
算机课程作为一门以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校企合作教学,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
实践能力。然而,当前部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待
完善,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研究。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