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155
第五章 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
前辈时通常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会因为犯一些错误被指出后心理受挫。而在工
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会带领学生到合作单位进行实践体验,同时有针
对性地进行指导,鼓励并帮助他们找到工作的动力,指导他们找到解决困难的方
法,从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学会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乐观地处
理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说,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职计算机
应用专业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 根据岗位要求,选择教学内容及方法
现阶段,中职教育已经进入教育教学模式的转换时期。为此,在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式下,要根据岗位要求,采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与岗位要
求的对接,采取案例教学或者项目教学,真正做到教学有用、有趣、有效,最大
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与此同时,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其与岗
位要求的关系,以保证所构建的教学体系能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起到促进作用。
2. 按工作场景布置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时的心理素质从很大程度上源于职业
活动所处的环境。因此,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
中,要想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教师可为学生营造与企业生产相协调的
工作场景,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避免学生对学习产
生疲劳和厌倦心理。为此,在具体实践中,中职学校规划建设“岗位教室”,凸
显与企业真实岗位的联系,其工作台面及有关设备也尽量与企业真实岗位相对接,
为学生打造一个学习型、生产性及认识性于一体的工学活动空间,以提升学生对
专业学习的热爱。
3. 按生产过程实施教学活动
每一行业所对应的生产过程都有着严格的行为规范,目前中职院校所执行的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关于“岗位实习”的相关安排。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传
统技能培养模式的禁锢,只是重视对学生工作技术的传授,忽视了岗位标准和行
业规范的传递,导致学生并没有真正形成岗位技能。针对此种情况,以计算机应
用专业为例,教师应带领学生在“岗位教室”内进行一系列的岗位操作,严格按
照社会中企业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及岗位标准实施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着装到工具
摆放等都与企业要求融为一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技能人才培养。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