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160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表 6-1 道德发展的层级及阶段
层次 1:前惯例期 阶段 1 是避罚服从取向:只单纯地为免被惩罚而服于规范,
并没有道德观念,凡事只会着 不会考虑其他事情
重个人利益和只为满足自己而 阶段 2 是相对功利取向:视会被人赞赏的行为作规范,为得
行事 到因赞赏而取得的利益而遵守规范
层次 2:惯例期 阶段 3 是寻求认可取向:为了取得成人的好感,而遵从成人
道德观念是以他人的标准作判 定立的“好孩子”标准的规范。同时亦认为满足大众期望的
断,以此作为发展自我道德观 行为便是好的行为,因此会有较强的从众表现
念的方向,因为这个层次的儿 阶段 4 是遵守法规取向:认为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并服从
童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大众所定下的各种规律作为道德规范
阶段 5 是社会法制取向:相信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和大众的
共同最大利益而制定的,一切会以大众的利益,但仍有不足
层次 3:后惯例期 之处,所以有些时候应为了大众的利益而作出违法
道德观念已超越一般人及社会 阶段 6 是普遍伦理取向:凭自我心行事。尽管法律有所限制,
规范,对自我有所要求 不过若因此而无法实践自己的道德观念,纵使犯法也在所不
惜,因为那些法律是有违其建立的原意。处于这个阶段的人,
会认为他所做的全为了全世界人类的福祉着想
西尔曼的社会认知论基本上以皮亚杰与郭尔保的理论为基础。他研究的重点
是青少年如何区别别人与我的不同以及友谊的形成过程。他提出了人际了解和友
谊发展的五阶段论。他认为友谊与社会能力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课题。在青少年
社会工作中,如果能够以青少年的友谊与人际关系为重点,则更能促进青少年的
全面发展(如表 6-2 所示)。
表 6-2 际了解和友谊发展的阶段
自我中心未分化阶段(3~6 岁)
主观观点阶段(5~9 岁)
人际了解的五阶段 自我深思熟虑阶段(7~12 岁)
相互观点取替阶段(10~15 岁)
深层与社会观点取替阶段(青少年至成人阶段)
暂时性玩伴阶段(3~7 岁)
单方协助阶段(5~9 岁)
友谊发展的五阶段 公平气氛下的合作阶段(6~2 岁)
亲密与相互分享阶段(9~l5 岁)
自主相互依赖阶段(12 岁以上)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