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P. 82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
过程,与此相适应,他提出了教学的 4 个阶段,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赫
尔巴特教学的形式阶段,其致命弱点就是过于机械、流于形式,致使学校生活、
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极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面对美国工业化进程引起的社会生活的一系列巨大变化,杜威进行了认真而
深入的思索,主张学校的全部生活方式,从培养目标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需
要进行改革。杜威在其《明日之学校》(School of Tomorrow)里强调:“我们的
社会生活正在经历着一个彻底的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
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完全的变革……这个变革已经在
进行……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出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以
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又教育思想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做中学”提出的依据
从批判传统的学校教育出发,杜威提出了“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这是杜
威教育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在杜威看来,“做中学”的提出有三方面的依据。
1.“做中学”是自然的发展进程中的开始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一书中指出,人类
最初经验的获得都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自然的发展进程总是从包含着“做中
学”的那些情境开始的,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
的知识。他认为人的成长分为不同的阶段,在第一阶段,学生的知识表现为聪明、
才力,就是做事的能力。例如,怎样走路、怎样谈话、怎样读书、怎样写字、怎
样溜冰、怎样骑自行车、怎样操纵机器、怎样运算、怎样赶马、怎样售货、怎样
待人接物等。从“做中学”是人成长进步的开始,通过从“做中学”,儿童能在
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因而开始他的自然的发展进程,而且只有通过这种富有
成效的和创造性的运用,才能获得和牢固地掌握有价值的知识。正是通过从“做
中学”,学生得到了进一步成长和发展,获得了关于怎样做的知识。随着儿童的
长大以及对身体和环境的控制能力的增加,儿童将在周围的生活中接触到更为复
杂和广泛的方面。
2.“做中学”是学生天然欲望的表现
杜威强调说现代心理学已经指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人的固有的本能是他学
习的工具。一切本能都是通过身体表现出来的;所以抑制躯体活动的教育,就是
抑制本能,因而也就是妨碍了自然的学习方法。与儿童认识发展的第一阶段特征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