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数字信息化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研究
P. 105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及建设




             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但是,在内外部环境交互方面,很难体现个性化与针对
             性的方案,导致建设完成的数字档案馆易有“千馆一面”、趋同化现象;无法充
             分考虑地域差别、层级水平等各种因素,不利于多方面推动新时代档案工作高质

             量发展。
                 第三,区域发展不均,容易导致“畸重畸轻”问题。从全国层面来看,当前
             数字档案馆建设层次较为复杂,完全没建或是刚开始建的、有一定建设基础的、
             已经试点并成功通过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测评的 3 类对象交织并存,数字档案

             馆区域发展不均衡。此外,受历史因素影响,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数字档案馆
             建设相对落后,东部地区的示范效应不明显,对中西部地区的溢出效应不显著,
             很难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因此,当前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亟须开展
             差异化方向分层能力建设,探索不同基础、区域数字档案馆的“适合可行最优”

             建设方案,以推动面向“十四五”的新型数字档案馆建设。
                 (二)新一代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新路径与实现思路
                 面对全国各馆基础参差、发展不均而建设趋同的尴尬局面,如何找准个性定
             位、立足于自身实际打造具备当地特色的新型数字档案馆,是下一步建设亟待解

             决的问题。据此提出“评估、规划、建设、运行”四大环节的总体建设路径,并
             强调数字档案馆基础核心能力与特色增值能力的分层建设。
                 1. 新时代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总体路径设计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

             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长期工作任务。针对数字档案馆的具体建设实施提出“底层
             基础核心能力 + 进阶特色增殖能力”的分层建设思路,从而保证各地各级数字档
             案馆具备底层标准化的达标一致性,同时能够依据自身状况向上延伸发挥特色。
             据此,新一代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总体路径划分为“评估、规划、建设、运行”四

             大环节。
                 第一,评估阶段:面向现状与目标,因馆制宜展开全面评估分析。根据组织
             整体环境,开展科学性、有针对性的评估。采用新型评估思路指导数字档案馆建
             设,即基于业务、数据、技术、应用等多个主维度开展全面评估,从信息化架构

             的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获取档案馆建设现状。进一步依据组织发展核心价值
             需求,找到数字档案馆的未来发展落脚点;基于现状评估分析发现档案馆的优势
             与禀赋,力求以数字档案馆为中心进行特色能力延伸,确定数字档案馆建设目标



                                                                                  ·95·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