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数字信息化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研究
P. 107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及建设




             字档案馆建设最终目标仍是建成高水平高质量的数字档案馆,可以进一步在进阶
             能力层通过多种表现方式呈现更具自身特色的建设成果,呈现面向“十四五”的
             新型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一致、模式多样”的新形态。

                 第一,强前端:前伸型数据化能力建设。强前端方向强调数字档案馆系统工
             作前伸阶段的数据化能力建设,侧重档案“收”的环节、关注“全电子”与“新
             载体”两大方面。首先,畅通电子单套归档管理体系。通过研发电子档案管理原
             型系统、完善电子文档一体化管理流程与前端业务系统,制定电子档案“单套制”

             管理配套制度。“单套制”不是单纯的技术或资金问题,而是一个立体综合系统
             整合兼容的问题与综合性的社会运行机制问题;实现“双套制”转化的同时落实
             数字签名和电子签章等技术措施,保证电子档案管理的可控、可溯和可靠,优化
             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管理。其次,重构馆藏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在载体管理方面

             突出档案对象从“物理介质—数字介质—格式载体—内容载体”的转型,借助数
             字技术加强对馆藏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内容层面管理。将传统纸质档案进行数字
             化存储、保障数字格式规范,打破卷宗、文件的介质限制并进行分类组织,馆藏
             资源体系架构转为“数据主导”的数字档案“数据体”管理,关注档案资源的数

             据化。
                 第二,畅中端:内驱型知识化能力建设。畅中端方向关注数字档案馆如何实
             现档案业务流程再造与升级,侧重档案“管”和“存”两方面的知识化能力建设。
             首先,实现数字空间的档案业务数字孪生。聚焦档案的收、管、存业务 3 项技术

             应用点,应用新技术开展数字环境下的系统功能建设,构建业务系统数据归档、
             电子文件单套归档、四性检测等技术能力,实现数字档案业务的流程优化和在线
             管理。通过构建数字孪生业务体,将传统线下业务和以数字档案馆为载体的线上
             业务相结合,实现数字环境下档案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提升知识空间的

             档案业务知识赋能。借助相关技术,深入挖掘馆藏数字档案资源的内容要素、获
             取细粒度的知识、进行知识建模,实现对档案对象载体的解构。突出档案对象从
             “全宗管理—卷件管理—要素管理—主题设计—多维组织—逻辑构建”的转型,
             通过对资源内容知识要素的定位与语义关联,达到面向档案业务的“价值主导,

             知识赋能”的效果。
                 第三,优后端:后延型智慧化能力建设。优后端方向重视数字档案馆系统工
             作的“后延”部分,侧重档案的“用”,强调进一步优化档案社会化服务并加强



                                                                                  ·97·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