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数字信息化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用研究
P. 111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及建设




             投入,这给在财政预算上精打细算的档案部门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其次,一些档
             案部门受到地区经济发展较缓、政府决策部门档案意识较弱、档案利用率不高等
             因素的影响,其自身缺少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积极性,缺乏向上级财政部

             门申请数字化专项资金的主动性。二是档案数字化人才培养上的缺失。档案人才
             队伍建设,是档案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与传统档案管理人才不同,档案数字化人
             才,不仅要掌握档案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还要求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能,使之
             在纸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既能充分运用技术手段,保证数字化设备的稳定运行,

             提高数字化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发现并改正纸质档案原先管理中存在的纰漏,
             如纸质档案在题名、著录、立卷、归档上存在的问题,避免纸质档案“带病”数
             字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复合型档案人才的匮乏,已成为限制纸质
             档案数字化发展的瓶颈。三是纸质档案实体管理不到位。基层档案部门的管理水

             平有限,纸质档案的保存状况相对较差,且存在纸质档案应交未交,错误、重复
             归档的情况。在数字化工作开展前,需耗费一定的时间对原先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进行改正,如剔除错误归档的文件、对破损的纸质档案进行修复、对档案重新进
             行整理与编目等工作,增加了基层档案部门进行纸质档案数字化的难度。

                 造成纸质档案数字化开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过程应是长期且系
             统的,建议如下:首先,档案部门应积极争取档案数字化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部
             门应提高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档案数字化的财政投入力度。各地区各
             部门各单位要把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列入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从人力、财力、

             物力上统筹安排,大力开展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工作,这为档案馆(室)推进馆
             藏档案数字化提供了政策保障,也促使各地档案数字化专项资金的设立。在财政
             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档案部门应先对利用频率较高或易损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
             之后逐步实现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再者,档案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

             行纸质档案数字化业务外包,引进符合资质的档案服务企业,在一定时限内,完
             成大批量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其次,着力培养档案数字化人才。档案部门在
             配置档案数字化设施的同时,要重视档案数字化人才的培养,积极引进数字化人
             才,增强档案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也可向同行或上级部门学习档案数字化经验。

             合理借用外部技术力量的,不仅能提高纸质档案数字化的效率,而且能通过对数
             字化流程进行社会化与专业化管理,节省纸质档案数字化体系的建设成本。另外,
             档案部门可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纸质档案数字化工作,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



                                                                                 ·101·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