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P. 183

» 第七章  基层农产品的检验检测研究




                种物质超标,就这种情况,还需要大力开展对农残速测设备的研发工作,进一步提高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效率与质量,提高检测设备的精确性、优质性与智能化效
                果,为基层农产品指令安全监测提供更好的设备保障,以此全面提高农产品指令安全
                管理质量与效果。

                    2. 加强对速测人员的培训
                    针对速测人员素质的问题,应当有相关的农业主管部门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对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人员的专业培训,再结合速测的实际情况制定人员培训计划,
                比如速测技术的操作、设备操作、采样方法、假阳性问题的应对、计算机技术等,不

                仅要提高速测人员在速测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还要培养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
                帮助速测人员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归纳其中优势与不足,进而不断对速测流程进行
                简化,并加以规范,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加强对于速测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并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与技术应用理念,以更好地开展农残速

                测技术,进一步提高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效果与质量。另外,还应当设置专职的
                农残速测队伍,专门负责农残速测工作,以避免速测人员频繁调岗所带来的速测质量
                问题。

                    3. 建立三级联动检测机制
                    建立健全三级联动检测机制,需要有关部门主动发挥其主导性作用,引导县、乡、
                企业三级联动机制。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应当由县级的相关部门为主导,不断
                提高县级农残速测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积极谋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资质,并
                延请专业人才,加强对于农残检测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推动乡镇建立基层农产品质量

                安全检测网点,推动网点配套的不断完善。县级相关部门的需要做好对基层农产品质
                量安全的监管部门的组织规划与领导工作,从资金、设备与经验方面为基层农产品质
                量安全检测网点提供支持。

                    基层乡级农产品生产企业、大型的蔬果超市与农贸市场也应当注重基层农产品质
                量安全的自我检测,进而保障农产品销售质量与安全,确保基层农产品指令安全监管
                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保障基层农产品检测时的全面性,避免存在
                检测死角等问题,做好基层农产品准入门槛的限制,严格禁止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农残

                问题的基层农产品进入市场,保障农产品安全。
                    4. 消灭农药残留问题的源头
                    针对农药残留问题,除了必要的农残速测技术的应用,控制农产品进入市场之外,
                还应当从农残问题的源头加以控制,产出农残问题的根本,从根本上消灭农残问题的

                产生。为此,首先要明确农残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农药
                残留问题的产生,其成因包括假药的销售与使用、违禁药物的使用、农药的叠加使用


                                                                                         • 169 •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