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71
第六章 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
的多元文化中变得异常艰难。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存在着异质的不良价值观和思
潮,容易动摇大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的信念,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大
学生进行“四个自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题。
(五)网络环境管理机制有待增强
当下,信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化给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活动带来了便利,
也给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带去了严重的挑战和威胁,特别是西方国家凭借其在信息
传播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歪曲和丑化中国的政党形象、弱化中国的政府权威,
打着“自由平等”的幌子对中国进行意识渗透和价值观输出,各种思潮和观念发
生相互交流和碰撞,利益分化日趋严重。与此同时,社会上陆续出现了一些贪污
腐败、市场混乱、道德沦丧等恶劣现象,并通过高度发达的各种自媒体的传播、
放大和扩散,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校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教育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此外,随着网络的市场化和娱乐化倾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校大学生的
政治信念、政治信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
决心和信心。为此,构建一个气正风清的网络育人环境,强化网络环境对“四个
自信”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节 加强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的对策
“四个自信”蕴含着深刻的育人育才要领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
凝练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四个自信”育人育才的功
效关键在于建立长久有效的教育机制,建立健全“四个自信”教育机制是保障思
想政治工作长期系统工作的动力。为此,切实做好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
工作,就要在充分把优化“四个自信”教育的方法路径和健全“四个自信”教育
机制路径相结合,优化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提升“四个自信”育人成
效,助力实现“四个自信”育人目标。
一、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学习自律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想真正地做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