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74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地理等,汲取其中的精粹,巧妙灵活的用于“四个自信”教育过程中,以此提升
            教育的感染力亲和力、吸引力。
                (二)落实激励考核评估机制,着力调动队伍积极性

                考核与评估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是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进
            行量化与质化的考查和评议,同时也是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更好的调节和
            控制。一方面,通过考核与评估来肯定所取得的成绩,以便采取相应的举措加强
            和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效;另一方面,通过考核与评估检测出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避免相同的情况再次发生。考核与评估的直接含义
            是对某项工作实现程度及预期目标的测评,引申义为对完成工作的质与量的分析、
            比较,表扬激励先进,鞭策鼓励后进,对于增强“四个自信”实效性大有裨益。
            因此,“四个自信”教育评估,必须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围绕受教育者在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上等思想政治素质的表现域,构建评
            估指标体系,客观反映受教育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认
            同等的变化情况,评估“四个自信”教育的实际效果。在评估中监测和推动教育
            工作的有序运行,提升教育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以优促优,

            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促进队伍建设
                长效部门联动机制指高校为了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各部门之间以协调运行、
            通力合作的方式方法提升教育的实效性。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作

            为一项提升人们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工作,各个部门都担负着重要职责,政府部
            门、共青团、学校党委和学工处等部门都担负着重要使命。”因此,高校教育工
            作各部门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让各部门的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实现“四个自信”
            的全方位教育。一是要建立责权利统一的组织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好高校党委领

            导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党委作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应
            切实全面做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围绕“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落实”的
            四个要点强化高校的基层组织建设,继而扎实推进“四个自信”教育工作有序有
            效进行。一方面,从宏观来看,高校党委应组织负责好全校的“四个自信”教育

            工作。党委应站在全校育人工作的视角,统筹制定好一套完整的“四个自信”培
            育工作方案,涉及的是学校“四个自信”教育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从微观来
            看,高校各个学院应分设“四个自信”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党委制定的培育



            166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