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3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73

第六章  高校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



             国家利益,用理性的思考、准确的判断、仔细的分析、正确的选择提高自身的信
             息判断能力。高校大学生只有对一些政治观点、政治信息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才会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历史观和政治观,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

             提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继而为更好地坚定“四个自信”而保驾护航,促使
             自己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健全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教师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重
             要的组织者、引导者,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要想提高教育对象的综合素
             质、引导教育对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教育者自身就应达到
             政治强、思维新、视野广、情怀深、自律严、人格正的标准。这表明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者不仅要兼备理论文化知识和职业教学能力,更要以自己的嘉言懿行做教
             育对象的楷模,在宽严适度中引导、教育学生。“四个自信”教育工作队伍要适
             应这样的高要求,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完善教育培训机制,着力提升队伍素质

                 “四个自信”教育机制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教育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
             理论、完整的素质体系和宽广的知识视野。因此,教师进行培训要达到以下两方
             面要求。一是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素
             质和政治素质。为此,高校“四个自信”教师队伍应把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

             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党
             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等作为重要培训内容,借助专题讲座、理论研讨班、
             实践考察等形式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引导广大教育者牢固树立与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立

             场,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应用水平,为更深
             入更全面更扎实地做好“四个自信”教育工作夯实自身理论基础。二是对相关知
             识学科的拓展学习,提升其综合素质。“四个自信”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
             知识性、综合性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知识的储

             备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育者还应在扎实学好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宽对
             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知识的汲取,并将其综合运用于教育工作中
             去,不仅如此,教育者还应积极涉猎其他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如文学、历史、



                                                                                    165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