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195

第七章  高校人才培养



             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不足。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
             对高等学校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也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节  优化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人类已经进入 21 世纪。21 世纪被称为知识经济
             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国能否实现文化复兴,民族腾飞和国家昌盛,关键在
             于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数量与质量。高等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质
             量怎么样,直接关系到中国在 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竞争中能否取得胜利,

             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能否取得成功,
             也关系到 21 世纪中华民族的面貌。面对新形势,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中国高等学校的人才质量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
             高级专门人才。随着中国高等学校实施扩招政策后,规模扩大的同时,质量问题
             也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要发展,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建立起一支适应未来发展需要
             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是高等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是一所

             学校得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撑。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创造者和传播者,他们
             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师资力量
             是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显得尤其

             重要。
                 (一)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所谓“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教师作为传播人类文明、开发
             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的工匠,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要完成这一神圣使命,教师必须能为人师表,对学生起到楷模的作用。
                 首先,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是履行教育教学任务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人类下一代的艰巨任务。
             因此,教师不能受市场经济下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要有全心全意为学生、为教



                                                                                    187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