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62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活动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且开展的形式多以社会实践、班级活动、社团
            活动为主,但是不得不说这种固体的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活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不符合新媒体发展的实际趋势,

            因此导致新媒体环境下的活动开展的过于趋向于模块化和标准化,活动没有新意
            和创新,也更加进一步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新媒体技术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一)更新教育管理观念,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要想在高校教育中取得实效,就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
            育管理观念。首先,高校应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加大对教育与新媒体融合的
            宣传力度,让全体师生意识到新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其次,教育管理人员应

            积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
            对教育管理形式的创新和优化,更好、更快捷地处理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最后,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应熟练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信
            息获取和沟通机制,及时获得学生的动态,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提升管理的

            前瞻性和有效性。例如,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与学生
            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并从中知悉学生的思想动态,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管理策略,
            提升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创设支持媒介环境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高校教育管理已然无法满足教育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
            求。这就要求高校应积极将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引入整个教育管理过程。新
            媒体技术的融入,为高校媒介环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实现了对学校环境和
            学校氛围的优化。这就要求高校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创设媒介环境时,做好以下工

            作:一是做到“以人为本”。高校应积极构建柔性开放模式,充分发挥新媒体技
            术对于学校整体环境和氛围营造的价值,并将师生始终作为教育管理的核心,调
            动师生参与学校媒介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助力高校教育管理环境的
            优化;二是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是媒介环境建设的关键,这

            就要求在高校教育中,应时刻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
            一些现实问题,并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让他们从
            被动管理向主动遵守转变,让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54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