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66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在本科转型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
间的矛盾问题。而产教融合作为推动产业与教育融合的办学模式,其优势在于能
够以真实的实习环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通
过构建双师制教育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能通过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促
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发展。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必
由之路。产教融合,能够使高校按照地方产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产业
链与创新链,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并以产业升级需求为目标,通过推
动高等教育的专业分类与分层模式细化,为社会提供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
才,以满足中国社会经济集约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意义
1. 实现双方可持续发展
产教融合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其要求产教两端必
须进行深层次的系统化融合,而如果两者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他们所表现出来
的合作状态就会有较大差异。以往产教融合时更加注重实现两端在教育领域和产
业领域中的资源共享,即高校和企业围绕某一个具体项目进行深层次合作,发挥
出各自优势并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这种产教融合模式确实在短期内提升了产教
两端的经济效益,但其融合的程度却是很低的,只局限在一次性的项目合作层面,
核心要素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也没有真正建立,很难持续巩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
合作关系。而新时期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应建立健全教育共同体,更新以往单一
项目式的合作模式,实现产教两端价值追求的协调统一。在新时期,伴随着产教
融合的深化发展,产教两端价值追求的统一性集中于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二
者不管是在建设发展格局还是确立发展目标上,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关系。首先,校企共同努力构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在共同开发和打造产教融合
项目时在工作方式、管理模式和组织体系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建设,校企双方真正
做到资源共享,发挥各自优势为双方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一体化组织形
态的建立,促使产教融合更为深入,在合作项目的背后,组织系统中的各要素不
断交叉融合,形成互为表里、价值统一、资源互补、利益共存的发展格局。其次,
高校与企业为了同一个发展目标而共同努力,两者共建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形
成良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区域内的企业和高校在彼此行业中都要强化自身的品
牌建设意识,形成良好的品牌影响力,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便利的客观环境。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