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71
第三章 高校教育创新
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方案、办学功能和社会服务等都能够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中的具体要求相匹配。同时,高校应与本地区的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密
切的合作关系,尽可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这样政府在高校
发展过程中也会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应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并丰富
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保证区域产业结构与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达到良好的匹配度,
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转型。
其次,高校应以优化本地区的产业生态环境为基础进行专业发展。针对产教
融合体系的深化改革中国教育主管部门已经相继出台了《高等院校校企合作促进
办法》《构建基于产教融合背景的企业实施办法》以及《关于深化改革高校产教
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那么各地区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就必须严格落
实好文件中的相关内容,针对高校所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和
鼓励,并可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等相关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采
取多样化的激励方法。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鼓励地方企
业积极参与到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工作中,将企业熟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动
态变化情况及其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等优势充分展现出来,确保高校所设置
的专业和专业群能够与本地区的产业需求相适应。
最后,高校应以优化企业生态环境为基础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政府部
门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重视教育和宣传工作,促使本地区的各类企业
都能够认识到建设基于产教融合背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意义。高校应做好对学生
的行为管理和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提前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制
度,确保学生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则应该
从战略的角度看待产教融合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工作,充分认识其为企业带来的长
远效益,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与高校、政府共同构建集校企协同育人和产教融
合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的企业生态体系。
(三)健全配套机制,实现资源有效对接
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以及职业院校在教育端的资源与
产业端具备的资源是很难实现真正对等的。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建设高校教育共同
体时就必须认识到这一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更为健全的配套
机制,尽可能地整合产教两端的各类资源并强化其对接质量,确保两端资源在质
量和数量方面都能够不断缩小差距,提升资源的实际利用效率,为产教融合两端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