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73
第三章 高校教育创新
第三节 终身教育视域的高校教育管理
一、终身教育与高校教育管理概念
(一)终身教育
关于终身教育的相关论述早已有之,但终身教育一词的正式提出是在 1956
年的法国学者议会立法上。后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终身教育的内涵和
体系逐渐成熟。终身教育能够有效突破学校教育的围墙,进一步拓展教育的形式
和内容。关于终身教育在中国的研究经历,首先是引入时期,主要是 20 世纪 80
到 90 年代,这一时期关于终身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取向方面,相关研究
较为有限。其次是进入 21 世纪,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中
以法律形式对终身教育体系作出了明确规定。在 21 世纪初的前十年,中国关于
终身教育的研究视角更趋于多元化,相应的研究目的也更加明确,研究过程与国
家政策方针有机吻合,研究视野上也更加国际化,研究内容更加细化和全面化。
最后,从 2010 年发展至今,中国关于终身教育的研究逐渐进入稳健期,这一阶
段更具务实色彩,更能结合本国实际需求,也更注重研究反思和实践应用。
(二)高校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等院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中心,是高学历知识分子的集聚地,拥有
处于学科前沿的各种科研实验室,在国家构建“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的学习型社会、搭建终身教育立交体系中理应占据十分重要的一席。正如武汉大
学的李兴业教授所说:“高等教育在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主体作用”。
首先,高校推动了所在城市文化环境的建设。高校文化建设是城市文化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城市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高校既是为国家、社会输送
高层次人才的主要组织单位,也是形成文化辐射带动周边社区文化环境建设的主
要力量。通过高校的文化辐射效应,营造社区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氛围。例如,
位于重庆黄桷坪的四川美术学院利用自己的艺术文化辐射力,将黄桷坪的街道变
为全国闻名的涂鸦一条街,其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深深地感染了黄桷坪社区居民,
也推动了重庆的城市文化环境建设。
其次,高校应当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导者。高校本身在教育资源方面得天独
厚的优势理应成为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教育立交体系的主导者。高校要借助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