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P. 70
教育模式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Innovation of Educational Models
业设置和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舒适和谐的教育环境,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
实践技能从而保证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高质量对接。
此外,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共育共建共成长”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校人才培养中有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在产教融合深入推进的背
景下,校企双方可构建“核心素养提升”与“职业素养提升”相融合、“岗位要
求”“工作流程”“企业文化”“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育人体系,切实推进人才
培养模式创新。
其次,高校应不断丰富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保证所设置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和完善性,同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及时掌握区域产业技能技术需求的
动态变化情况和整个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在考虑实际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的基
础上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标准。所设置的专业体系和课程内容应具备较强的动态性,
可随时对其进行调整,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和设置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时都要遵循
实用性和与时俱进的原则,既要不断更新传统教材体系中的教学内容,又要及时
补充行业中的新兴教育内容。
最后,高校应构建更加先进的社会服务机制,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对于中国
各类高等院校来说,其开展各项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向社会提供相应服务。
这也是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时非常看重的一项内容。因此,在产教融合背景
下为建设更加完整的教育共同体,高校应更加重视提升自身服务社会的水平,不
断改进和优化现有的社会服务机制,制定更为健全的制度规范和考核评估体系,
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法促使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社会服务工作
中。同时,也要从政策和福利上给予教师一定支持和保障,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
让他们更加专注地做好社会服务工作。
(二)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健全的生态体系
新形势下高校建设基于产教融合背景的教育共同体,其就必须从战略发展的
角度出发,并重点关注长期存在着的产教融合生态不健全、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
首先,进行功能设置时应更加注重打造健康的产教融合区域生态环境。区域
政府主管部门进行规划和部署时应注重将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校教育工作与区域
经济建设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本地区产业建设和高校教育的同步发展,在综
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实际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高校教育办学的有效策略,从政府
职能部门的角度对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等核心内容进行科学指导,确保其人
62